- A+
所属分类:每日说说
来源:摘选自央视新闻
“行行行行行行行”
这春联你会读吗?
提到春联,就不得不提咱老祖宗独特的语言魅力。你见过只由一个字组成的春联吗?
“行行行行行行行”“长长长长长长长”……
这类春联乍一看可能会让人一头雾水,但通过读音变化,你会发现其中深刻的含义。
行(háng)行(xíng)行(háng)行(xíng)行(háng)行(háng)行(xíng),意思是“各行各业都走得通”。这种由一个字组成、读音却不同的春联,也被称为“同字异音联”。
诸如此类的还有很多,“乐乐乐乐乐乐乐”该怎么读?
春联是从啥时候起源的?
“无联不成春,有联春更浓”。提起春联,你是否会想起宋代王安石在《元日》中写下的“千门万户曈曈日,总把新桃换旧符”?其实,这里的“桃符”就是春联的前身。
春联早在周代就有了。当时人们在大门上悬挂长方形桃木板,上面书写“神荼”和“郁垒”的名字,以辟邪驱鬼。这种桃木板就被称为“桃符”。
五代十国时期,后蜀国的国君孟昶在桃符上题写了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”,这副春联流传至今已有千年。
到了宋代,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,称为“春贴纸”或“春联”。
明代时期,春联的名称正式确立,并开始在民间普及,“贴春联”慢慢成为中国人过年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。